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68章 机枪阵地

意识空间内

林航看着光幕中带着亲兵,推着马克沁重机枪的老城主,微微点了点头,选择了马克沁,还是冰雪特制版,站在艾希区角度,算是最优解。

马克沁重机枪,作为地球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枪械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真正做到了降维打击,可称游牧民族基因修改器。

50余人的英军,4挺马克沁,在非洲战场击溃5000余人的冲锋,击杀3000余人,马克沁机枪用绝对的实力,扬名世界。

低廉的造价,极高的性价比,与马克沁配套的稳固脚架,可以完美卸掉后坐力,搭配上容弹量为333发6.4米长的帆布弹带,一个字,猛。

而且弹链还可不断续接,600发/分的恐怖火力压制,近2000米的有效射程,如果抛射,甚至可以达到4000米的射程,从天而降,躲无可躲。

一战中,德军就利用这种方式,一天埋了6万名英法联军,全球哗然,但初代马克沁,在缺水环境下,尤其是干旱和严寒天气,特别容易废掉。

作为水冷式散热的代表,马克沁对水的依赖性很高,而极度寒冷环境下,水会结冰,就需要在冷却水中加防冻液,沙俄早期就是这么做的。

后来的苏芬战争中,芬兰人稍加改造,加了个盖子,扩大了注水口,可以直接铲雪进去,冰雪特制版马克沁诞生。

考虑到13号位面的天气情况,林航只上线了冰雪特制版马克沁,要是上线了初版,人家兑换了没法用,这不坑人么,不干这事。

而马克沁逐渐被淘汰,并不是因为性能,马克沁性能依旧超越二战时期的很多重机枪,打阵地战,谁都不虚,打个几天几夜不成问题。

但马克沁太重,移动不便,过于笨拙,二战时期定点轰炸武器发展很快,马克沁就成了活靶子,没法发挥,逐渐被可以便捷移动的机枪取代。

至于现在,马克沁就挺好,对面既没有能力远程轰炸掉,还是处于劣势的进攻方,打阵地战防守的马克沁,将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。

将最后一挺马克沁的脚架固定好,弹药准备完毕,老城主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,机枪阵地是按兑换机枪附赠的小册子安排的,应该没问题。

小册子中有许多机枪阵地的布置方案,少城主和老城主商议后,选择了品字形,有效实用的交叉火力,类属防御型的杀戮体系。

至于机枪手?哪有时间培养,管不了了,赶鸭子上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